《内经》说:"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是气之常也,人亦应之",中医认为,人的五脏六腑对应自然界的五季:肝应春,心应夏,脾应长夏,肺应秋,肾应冬。因此,在一年中,肾脏的调养应该着重在冬季进行。
肾脏是人的基础,尤其是对现在的人来说,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,压力很大,养肾对人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。
为什么冬天养肾?
自古以来,人们认为肾是生命之源,肾气充足,就筋骨强健。如果肾气不足,会阳气虚弱。冬天是最冷的季节,寒气直逼体内,因此,冬季也最易消耗肾的阳气。肾的阳气伤了的话,最容易引起风寒感冒、尿频等。肾气虚弱,还会伤肾阴,头晕、耳鸣等症状随之而来。
冬季怎么养肾?
1.起居养肾
即《黄帝内经》所说的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。晚上尽量早睡,早上尽量等日出才起床此外,冬天气候寒冷,日常作息要“去寒就温”,护卫阳气。尤其要注意头、背、脚的保暖。
2.精神养肾
《黄帝内经》所说的“志闲而少欲,心安而不惧”。闲时种花养草,听听音乐,看看风景,也是一种养生之道,听音乐尤其见效。这是因为留气通于耳。
据《黄帝内经》提出的“五音养生法”,羽调式乐曲风格清纯,婉转柔润,与属水的臀气相通。平日可听听《梅花三弄》。
3. 饮食养肾
《黄帝内经》提出的“五色五味养生法”一-肾在色为黑,可多吃芝麻、黑豆、黑枣、黑米、等黑色食物。其次,对于养肾防寒来说,饮食才是最重要的,所以冬天要选择羊肉、狗肉等温肾壮阳的食物。尤其是对于那种虚寒体质。当然,根据人的体质不同,应该采用不同的食物进补。
想要养肾,除了冬季必要的冬藏进补之外,就没有其他很好的方式了吗?分享几个养肾补气小方法,简单易学,在家尝试坐起来,不怕肾气补不起来!
1.吞津
“五脏化液.....肾为唾。”唾液《黄帝内经》说:由肾中精气所生。唾液得肾气而最有助于温肾。平时闲暇可轻轻叩齿72下,然后用舌头在口腔内左右各搅动12下,慢慢会产生口水。分三小口将津液慢慢地咽下,以意念把口水导入丹田之中,即可。
2.热足
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。
所谓“晨散三百步,睡前一盆汤”,就强调在睡前用热水泡脚。一般来说,在睡前用温水泡脚,可引血下行,补益肾气、安定心神,有助于安睡。足浴水温应在40C左右,时间不少于5分钟,双脚要不停地互相摩擦,出浴后,立即擦干,并用手在涌泉穴揉擦二三百次。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。
3.握固
将大拇指扣在手心,指尖位于无名指(第四指)的根部,然后屈曲其余四指,稍稍用力,将大拇指握牢,如攒握宝贝一般。握固可以固守精气神在体内,平时走路、坐车、闲聊、看电视时都可以握固。
4.搓腰
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,分别按在后背腰部,上下按摩搓揉腰背肾俞穴,99下/次。每天至少一次也可早中晚各一次。此法可补肾纳气。
5.脚跟健走
健走的最好方法是,脚后跟先着地,不要弯曲膝盖。腿往前迈时,脚尖伸直如同踢球,前脚落地时,后脚脚尖踮起。脚后跟先着地,实际上就是刺激了“肾经”穴位经常用这种方式健走可以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。
6.垂吊
少林易元洗髓垂吊通过外肾牵动内肾,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,通过重物摆动,通过垂吊重物打通和培补肾气。 在垂吊摆动时,看似重物下悬,实则气在上升。 练习该功法时,全身的经络都会跟着运动,最后至内脏,从冲脉连接奇经八脉,进而扩散到十二经脉,之后再流注到五脏六腑,培补真气,从而再形成营卫之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