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讲堂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养生讲堂

十胃九病!先别谈养胃,把这几个习惯改了比啥都管用!

2018-11-20 14:59:31阅读:4469

总说要养胃,可真正的养胃不是注重“吃什么”,而是应该注重“怎么吃”!

你的哪些行为伤了胃

1、边吃边说

食不言,寝不语,这是古话。放到现在,为了细嚼慢咽,也要避免吃饭时说话或大口吞咽。

边吃边说或大口吞咽,都会使咽下的气体过多而消化不良。与此同时,吃得快还容易造成食物烫伤口腔和食管黏膜,而且食物拒绝不到位就咽下去,也会增添胃部负担。

2、口味重

烤制或腌制的食物虽然口感很棒,但经常吃的话,会增加致病风险。

而且,高盐、高麻、高辣的食物虽然下饭,但是会加重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,也会刺激胃黏膜的保护层,增加病变概率。

另外,喜欢吃热食也是一种伤胃的坏习惯,热食会烫伤我们的消化道黏膜,所以吃饭还是趁“温”吃,不要过度追求趁热吃啦。

3、吃水果不讲究

水果如柿子、山楂、枣等,其鞣质可在胃内与胃酸、果肉蛋白发生作用,形成胶冻状物质影响消化。

因此,对于中老年人而言,一定要记得别空腹吃大量柿子、山楂等。

4、不离烟酒茶

抽烟的人以为尼古丁只会进入肺,殊不知,烟雾也会随着消化道进入胃,直接刺激胃黏膜。引起黏膜下血管收缩、痉挛,胃黏膜缺血、缺氧,长此以往形成胃溃疡。

小酌怡情,贪杯伤胃。酒精饮品在20°以上时,每小时饮用超过100ml,就可能会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,引起充血、水肿、糜烂,甚至出血。

5、药物刺激

很多人在吃药后,感觉肠胃不适,很难受,这可能是药物刺激到了,常见的阿司匹林、布洛芬等,都是对胃可能造成刺激的药物。

所以,建议大家在用药前咨询医生,看一些对胃有刺激想的药物能否饭后服用。

6、饮食不卫生

不饮生水,不吃生食,这也是远离胃病的基础常识。

不洁的食物和饮用水是幽门螺杆菌的主要来源,带有病原体的食物可能导致急性肠胃炎。

7、吃饭没准点

“废寝忘食”似乎成了不少人的习惯,然而就是无意间的饥一顿、饱一顿,会慢慢侵蚀胃的健康。

胃是一个严格遵守“时间表”的器官,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,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。

8、暴饮暴食

早饭匆匆忙忙、午饭简单对付、晚饭暴饮暴食,甚至还有人睡前再来点夜宵,健康的胃往往就在任性的吃和暴饮暴食中被破坏。

因为暴饮暴食会使得胃部扩张,变得越来越大,让你吃多少也感觉不到饱,长此以往会诱发胰腺炎。

七招教你养好胃

1、自我按摩

适当的自我按摩可帮助改善胃功能。如每天早晚两次自我推拿。

两手相叠,于上腹部按顺、逆时针方向,分别揉摩各30~50次,能提高胃肠动力和免疫功能。

2、运动健胃

最简单的养胃运动,发生在我们的嘴巴里。每天早晨用舌头搅动出津液并吞下去,有生津和胃的功效。

经常活动脚趾,可以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。活动脚趾时可采取站立或坐位,双脚放平,紧贴地面,与肩同宽。

脚趾连续做抓地、放松的动作60至90次,对脚部经络形成松紧交替刺激。做此动作时可赤脚或穿柔软的平底鞋,每日可重复多次。

3、按点养胃

对胃不好的人而言,生活有规律尤为重要。我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,总结了一个“养胃时刻表”,不用吃那些养胃的药,一样可以起到养胃的作用。

4、首选圆白菜

圆白菜被誉为天然“胃菜”,生津止渴助消化,能够促进胃液分泌,保护胃黏膜。

胃不好的人,尤其是患有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的人,可以将圆白菜榨汁饮用,每天一杯。还可以加入少量蜂蜜食用,对促进溃疡愈合有非常好的帮助。

5、按揉冲阳穴

胃不太好且常出现腹泻时,按揉冲阳穴几分钟,就会得到缓解。

冲阳穴是胃经的原穴,专门管理胃的。当您出现消化不良、胃胀、腹泻等症状时,就可以按揉冲阳穴来补胃,能收到很好的效果。

6、常备苏打饼干

身边常备着苏打饼干,虽然不是什么高级玩意,可中和胃酸的本事特别强。

能防止胃酸侵蚀胃粘膜,胃饿的时候或者稍微有点不舒服就吃上一两块,很管用。

7、姜汁撞奶,很养胃

将生姜榨汁,取生姜汁2-3勺,倒入半斤煮沸的牛奶中。放温后,清晨空腹饮用。小分子牛奶和姜汁可以在胃黏膜的溃疡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,防止胃酸的侵蚀。我以前喝奶会拉肚子,而喝这道姜汁撞奶,真的就没有不良反应了。

8、传统功法养胃

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充足对脏腑都有极大的好处,可以尝试传统的养生功法来调理身体,比如少林易元洗髓养生功,由少林《易筋》、《洗髓》两部真经演化而来,传承至今已1500年。历代少林掌门人视为镇寺之宝,早年仅供高僧大德修持,其后流传民间,历经数百年的反复修炼、验证,由东方易元健康养生机构正统传承为系统的养生体系。

为何易元洗髓功如此受人欢迎?简单、易练,初学者即刻能感受到身体的变化是主要原因,其科学原理就是促进自身的荷尔蒙分泌,激活人体干细胞,气息自然流转于全身要害,行走奇经八脉,不仅健身强肾,对许多疾病都有帮助修复的功效。

版权所有:本文由东方易元独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