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元节养生秘诀:既要驱邪、更要祛湿!
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,这一天的来临,代表着向秋季又迈了一步,从夏天过渡到秋天,人体必须有一个适应和融入的过程。
"中元节养生"
宋朝刘辰翁在《水调歌头》一词中咏颂中元节说:“乾坤有肾气,第一是中元”。往往觉得中元节是第一,是由于比照上元节和下元节,中元节恰逢一个炎热早已退了,秋初的新凉在渐渐地造成,让内心清气爽的阶段。
尽管说这个时候已经过了立秋,秋天已到,可是气温依然很热,所以很多人依然整天吹着空调,长时间吹空调会导致体内湿气加重。
若不祛除湿气,时间久了易在人体内累积很多湿气,让身心健康很不好,例如会造成肥胖症、风湿病这些,因而,中元节应当以除湿为主。
中医将“湿气”分为外湿和内湿,两者来源不同,造成的症状也不同。
外湿多因气候潮湿、涉水淋雨、居处潮湿所致。而内湿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,多由嗜酒成癖或过食生冷,以致脾阳失运,湿自内生。
"祛湿的方法"
1、少去湿气太重的地区
大家人体内累积的凉气,不仅是身体本身造成的,也有一部分是以外部侵入的。
例如一直吃寒性的食材、例如一直待在湿冷又冰冷的自然环境中,所以说,提议平常里要少去湿气太重的地区。
2、喝些姜糖水
中国素来有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的说法,因为夏天人们吃的冷饮,水果,凉物较多,胃容易受凉,姜片有祛寒的效果,所以要吃姜暖胃。
将姜熬成姜糖水食用,人体会发烫,进而略微流汗,将人体内的体内湿气一点点地释放出来。
3、运动排汗去湿
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,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。运动可以纾解压力、活络身体器官运作,加速湿气排出体外。现代人动脑多、体力消耗少,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,很少流汗,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。
试试看跑步、健走、游泳等任何「有点喘、会流汗」的运动,有助活化气血循环,增加水分代谢。
4、薏米红小豆粥等祛湿食物
薏米,在中药里称“薏苡仁”,《神农本草经》将其列为上品,它可以治湿痹,利肠胃,消水肿,健脾益胃,久服轻身益气。赤小豆,是红色的,红色入心,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。
古籍里记载它“久服令人瘦”,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。也有明显的利水、消肿、健脾胃之功效。
现代人精神压力大,心气虚;饮食不节,运动量少,脾虚湿盛。既要去湿,又要补心,还要健脾胃,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。
"吐纳的超凡效果"
但是鉴于薏米的寒性,越来越多的人知道,薏米不能和红豆一起煮,不过不用担心,这里给师兄们推荐一种更加简便、立马见效的方法——吐纳。
吐纳作为筑基功法,通过一呼一吸,吐出胸中浊气,吸入天地精气。
中医讲,肺主气,也就是说通过吐纳可以增加我们的气。该步骤迅速让身体进入有氧运动状态。
且对增强心肺功能,消耗腹部等堆积脂肪,调节脏腑,排出体内垃圾毒素,强化神经系统帮助巨大。
练习吐纳,虽然会大汗淋漓,但是脉搏心跳却和常人无异。通常三五分钟练习,远超常规跑步半小时以上的健身效果。
在短时间内迅速令气血丰盈,排毒祛湿,同时对许多慢性病都有很好的效果。
吐纳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所需的时间短,现代生活节奏这么快,很少有人能有等一锅煮了30——60分钟的红豆薏米水。
可是练习吐纳,则是需要10几分钟就能达到效果,不但可以排除体内湿气,同时还可以让身体的气血通,帮助摆脱身体亚健康状态。
有些人在练习了这个功法后,失眠多梦的情况改善了,一些隐性亚健康状况,也是缓解了很多。
一个小小的吐纳,看似简单,实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,看似无力,实则力度大于剧烈运动。用武火配合到位动作,坚持呼吸320下,打开体内横膈膜,气沉丹田。
用后天之气增加先天之气,气足则血旺,外强内壮,调经通络,固住生命之本。
如果你的体内湿气过多,想祛湿又不想过多的浪费时间,吐纳绝对值得一试。
弘扬东方养生文化,提升人类生命质量,推广传统养生文化,我们是认真的!